学校主页
师资队伍
 

马雪璐-副教授

发布日期:2019/11/11 09:47:23   浏览次数:


马雪璐1987.6-理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作经历

2023.7- 美高梅mgm1888公司官网 副教授

2018.7-2023.7   美高梅mgm1888公司官网 讲师

2016.7-2018.7   清华大学 化学系 博士后助理研究员)(合作导师:李隽 教授)

2016.1-2016.6 北京化工大学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研助理

2014.7-2015.6   美国Princeton University合作研究(合作导师:Prof. Paul Chirik  

教育背景

2010.9-2016.1   北京化工大学 理学院 化学专业 理学博士学位(导师:雷鸣 教授)

2006.9-2010.7   北京化工大学 理学院 应用化学专业 理学学士学位

研究领域

能源环保相关催化新材料的设计与构建、均多相催化反应机理的探索以及绿色催化反应体系的开发。

主要科研项目

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373113)过渡金属氮化物表面多活性中心耦合催化N−C偶联固氮的理论研究2024/01-2027/12,主持

n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232019)Z型配位键调控过渡金属固氮催化剂的理论设计,2023/01-2025/12,主持

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1902182),基于轴向配位键调控电子存储固氮机制的理论研究,2020/01-2022/12,主持

n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184105),表面双金属团簇活化双氮合成氨的理论研究,2018/01-2019/06,主持

n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1批特别资助(2018T110088),主持

n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1批面上资助(2017M610863),主持

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1645203),甲烷无氧直接转化催化剂的设计及动态机理研究,2016/11-2020/11参与

主要学术成果

立足于发展人工固氮技术、构建低能耗无污染的高效固氮新途径,专注固氮催化反应的机理探索,深入挖掘具有电子调控能力的催化活性体系,提出“表面单团簇催化(Single Cluster Catalysis, SCC)”的理论概念,打破合成氨反应中经典线性关系约束的限制,提供了新型的合成氨催化途径。并在拓展均/多相催化剂的成键组合模式、揭示“电子缓存”的微观作用机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在J. Am. Chem. Soc., Nature Catal., Adv. Mater.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3篇。近三年(2022年至今),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Energy, ACS Energy Lett., J. Mater. Chem. A等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教学工作

主要讲授《材料化学》(本科生)、《大学化学》(本科生)、《高等化学工程》(研究生)等课程。

获奖情况

n 2023-2024学年荣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优秀本科生全程导师奖”

n 2024年指导学生荣获“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二等奖

n 2022年指导学生荣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

n 2022年荣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

n 2022年荣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9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优秀指导教师

n 2021-2022学年荣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优秀本科生全程导师奖

n 2021年荣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优秀指导教师

n 2021年指导学生荣获第十三届北京市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二等奖

n 2021年指导学生荣获第三届北京市大学生节能节水低碳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

n 2019-2020学年荣获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优秀班主任

联系方式

E-mailmaxl@cumtb.edu.cn

办公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逸夫楼402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丁11号美高梅mgm1888公司官网

邮编:100083


 

© 版权所有 :中国·美高梅·(MGM)1888-官方网站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丁11号 | 邮编:1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