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符合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使命感、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突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能力,能在城市、区域和工矿企业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环境修复、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预期毕业5年后,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胜任与城市、区域和工矿企业环境污染治理与环境修复等方面相关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评价规划、咨询和管理工作,能够跟踪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有意愿并有能力服务社会;具有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在科研、设计或生产团队中担任组织管理角色;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现身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感,能够通过终身学习渠道提升自我能力、拓宽国际视野、适应职业发展需求。
二、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1. 工程知识: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工程基础知识,环境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煤炭开采基础知识,环境工程专业知识,能够将这些知识用于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与环境工程专业知识,识别和表达环境工程问题,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环境工程问题,寻求解决方案,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针对水、大气和固废污染等复杂环境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能够综合考虑技术、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因素,设计出满足标准的处理单元(装置)和处理工艺,并能够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
4. 研究: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采用科学方法,进行解决方案调研和分析、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安全开展与数据正确采集、实验结果分析与解释等研究过程,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了解环境工程专业常用的现代分析仪器、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工具、工程制图工具和计算机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现代工具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能够针对具体对象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的现代工具,进行专业问题的模拟和预测,并分析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了解环境工程专业相关领域的技术标准、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实际应用场景对环境工程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影响;同时能分析和评价它们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知晓和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内涵,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能够在环境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保护环境、建设社会主义和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在团队中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能够组织、协调和指挥团队开展工作。
10. 沟通:就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能以口头、文稿、图纸等方式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在理解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回应与答辩;能够掌握一门外语,了解环境工程领域的国际进展,具有国际视野,能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环境工程专业涉及的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将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用于解决方案的设计和开发。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不断自我更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能够适应发展的需要。
三、业务范围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面向城市、区域和工矿企业环境污染治理与环境修复等方面相关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评价规划、咨询和管理工作。
四、主干学科和专业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环境工程学科、环境科学学科
专业核心课程:环境工程原理、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微生物、环境化学、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土壤污染控制、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
五、教学时数
理论教学环节的总学时数 2302,课内学时数 2230。
六、最低毕业学分要求
最低毕业总学分 195,其中实践教学环节 50 学分,创新创业教学环节 7 学分。
七、修业年限
四年
八、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学位。
教学院长:王启宝教授 专业负责人:王建兵教授